快快快,刚出锅的饭菜,趁热吃啊”,相信这样的家庭场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。大家也是习以为常,“趁热吃”的概念也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。曾经我也对此深信不疑,认为饭菜就应该趁热,直到出了那件事。

爷爷本来是非喜欢吃热的饭菜的,刚煮好的粥,刚出锅的炒菜,都是爷爷的最爱,一旦凉一点点都吃不香,这样的生活习惯也是保持了半辈子了,一直以来并未觉得不妥,直到爷爷患了食管癌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。好在发现的早,经过及时的治疗已经痊愈。
之后我去问主治医师,为啥老爷子不抽烟不喝酒,日常也挺规律,咋就会得食管癌呢?医生说老爷子是不是平常特喜欢热的饭菜,我说是的呀,问题就出在这了,过热的食物会腐蚀破坏食管的粘膜,当食管的粘膜被反复烫伤,粘膜细胞就有可能出现增生性病变,进而发展成癌变!

全球每年因食道癌去世的有30W人,而其中中国就占到了恐怖的50%,所以食管癌也称中国特色癌症,那么有没有想过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呢?没错,“趁热吃”这个概念占很大一部分。
我们中国的饮食习惯便是喜欢吃热的,与老外截然相反。比如饮水的方式上,西方并不在乎水温,喝冰水也是不在少数,而中国人更喜欢热水热茶。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项声明,让人不得不反思起喝热水的习惯到底合不合理。

核心内容便是饮用滚烫的热饮可能引发食管癌,中国人无论是吃饭饮水,火锅奶茶,都讲究一个热乎,滚烫的食物并不建议食用,烫嘴的也应稍加冷却后食用。
其实食物的适宜进食温度应该是10~40℃,能够承受50~60℃的温度,接触75℃便会被灼伤,然而我们日常进食的温度绝对是大于40℃的,所以就导致了我们国人食管癌不低的发病率。
简而言之,我们在任何滚烫食物进口前都应小心,至少可以吹吹,最好晾晾再吃,40℃上下为宜。
这就是小编要告诉大家的,如果大家有疑问或者其它的建议欢迎讨论。